这是1932年元旦林徽因写给胡适的书信手迹,里面清楚地记录了林徽因请求胡适帮忙索取徐志摩日记的细节,也是就后来人们所说的康桥日记,据说里面记录了徐志摩与林徽因在英国恋爱的点点滴滴。写这封信时,林徽因27岁,而距徐志摩空难逝世,仅过去了一个多月,从徐志摩遇难后林徽因写下的悼文来看,对于徐的死,林徽因可谓悲痛欲绝,此中真切,令后世读者都能感受到信纸背后的声泪俱下。
相较于陆小曼索取丈夫的遗稿为了赚钱度日外,林徽因的心思则完全不在这上面。彼时,林徽因与梁思成已然组成了家庭,并有了爱情的结晶,曾经的风花雪月,显然不适合再重见天日。如果徐志摩没死,无论出于何种原因,他都不会将自己与林徽因的情事细节公之于众,但此刻,徐志摩不在了,这些书信很可能会被公开,这对于林徽因的婚姻和人生无疑是一个重创。
1、读林徽因《窗子以外》有感作文窗子以外,蝉鸣正酣,却打断不了你奋笔疾书的思绪;窗子以外,夕阳晚霞,却勾不起你漫步田园的欲望。窗子以外,花开花落,窗子以外,云卷云舒。窗外的世界,空灵流动,而我们却停止了理解生活,理解生命的脚步。读完了林微因的《窗子以外》,我的心被深深地颤动,窗外的世界仿佛就在忽然之间豁然开朗。林徽因说:“所有活动的颜色、声音、生的滋味,全在那里的,你并不是不能看到,只不过是永远地在你窗子以外罢了。
自打我们出生那天起,不得不说,我们就是一个与世隔绝的人了皮肤把我们封在一个狭小空间里。眼睛是供光进入的小窗;鼻子是供气息出入的小孔?除了几个小窗张开,我们就是一个完全的窗子以内的人了。窗外繁华依旧,窗内颓然失色。忘了从什么时候起,我也开始习惯窗子以内的生活。开门一声啪,闭门一声咚。我们在宿舍里欢唱,在虚拟的世界里升级,然后对着那堆无法兑现的金币欣喜若狂。
2、与林徽因相处的一个下午作文?鲁迅相处的一个下午鲁迅先生我想对你说“我好像一只牛,吃的是草,挤出来的奶,血。”每当读到这句话时,我的脑海中总是浮现出您的背影,朴素的中式长衫衬托出您的节俭,刷子似的头发反映出您那坚强刚毅的性格:隶体“一”字似的胡须展现出您不屈的品质。您,是最伟大的鲁迅先生。您还记得您刻“早”字的事吗?父亲病重,瘦弱的您为父亲抓药,却迟到了,面对老师的训斥,您没有解释什么,只是在课桌上刻了个“早”字。
从那以后,您再也没有浪费一分一秒的时间,直至你逝世。您那珍惜时间的品格一直激励我。忆当年,呼呼的北风怒号着,街上的人们都迅速跑回家去取暖。而您,却为一个车夫跪着包扎伤口。这一跪,跪出了您那“俯首甘为孺子牛”的伟大情怀;更跪出了您对劳苦大从深深的同情。女佣阿三,这样一个再平凡不过的劳动人民,你竟然不断关心她,你多么伟大啊!
3、关于写林徽因的传记《美丽与哀愁:一个真实的林徽因》,《林徽因寻真》,这两本比较好。《林徽因传》张清平著百花文艺出版社书评:这是一部优美的动人的文学传记,作者对20世纪的伟大女性林徽因情有独钟,颇为动情,创作也颇为投入,写得很有诗意,很有情思,很有艺术的感染力。本书不仅仅写出了林徽因的生命历程、心路历程,同时还生动地勾勒出梁思成、徐志摩、金岳霖、沈从文等一批高级知识分子群体的离雅的志趣品格、多彩的生活经历,从而折射出他们所生活的时代的影子,有着很高的认识价值和积极的人生启示。